我決定休學了,放棄已經讀了一年的德研所
這個決定對我而言,其實是非常難受的
因為我很喜歡碩班的同學,大家都很好相處
我也因為念了碩班,接觸到不同於大學的東西
最初念碩班,只是為了補完大學的學分拿到雙修的學位
我決定休學了,放棄已經讀了一年的德研所
這個決定對我而言,其實是非常難受的
因為我很喜歡碩班的同學,大家都很好相處
我也因為念了碩班,接觸到不同於大學的東西
最初念碩班,只是為了補完大學的學分拿到雙修的學位
一直很喜歡看旅遊雜誌,喜歡閱讀旅遊文學,喜歡看別人出國生活紀錄﹔即使只是簡簡單單的文字,我都可以一再的閱讀﹔或者是繽紛炫麗的網頁,讓人身歷其境,我都很喜歡。
最早接觸的旅遊書籍是什麼,早已記不得了。隱約記得,國中時很喜歡Pchome的【名家專欄之褚士瑩】,他的文章都是跟世界各國有關。後來去找他的書,才發現,他真的走遍世界各地,看盡世界風采,那時候的我,很羨慕他。
國三的時候開始上外國地理,在因緣際會下,那時候地理老師要大家做一份報告【介紹一個國家】,不限國度。因為表姐住在奧地利,我就做了一份跟奧地利有關的旅遊報告。升上高中之後,在圖書館裡找到了好多跟旅遊相關的書籍,瘋狂的閱讀,拼命的借閱,像吸水的海綿一樣,拼命吸收相關知識。那時候我才知道,有一種文學類別叫做『旅遊文學』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,高二在上文化地理的時候,老師上課上什麼,我幾乎都沒有在聽。(這是不好的行為,請乖孩子不要學習XD)老師上到加拿大,我就去圖書館借,介紹加拿大的旅遊雜誌。上到歐洲,我就去找跟歐洲有關的雜誌。然後在上課的時候攤在桌下看。記得有一次,位子被排在第一個,老師看我心不在焉,竟然心機很重的繞到我身後,看我上課在偷看什麼。當她發現我在看旅遊雜誌時,她沒說什麼,只是在期中發考卷的時候,特別關照我。好險,我考的還算不錯,從此以後,我在上課時看雜誌,老師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當我在雜誌中看到不懂的地方,在下課時還跑去問老師。現在想起來,還真是……不過,我真的很感謝地理老師這樣放任我,讓我學了很多。沒想到,這些閒書,竟然讓我在高三複習地理時,不用在這一科上面花費很多時間,就可以輕鬆拿到好成績。或許是自我學習所得到的東西,比為考試而讀書得到的,要來的深刻。